Tuesday, April 30, 2024

如何建设太阳能电站Ⅱ

3、组件支撑部分设计

(1)支架基础的选择

主要考虑满足地基承载力、基础抗倾覆、抗拔、抗滑移等计算要求,保证上部结构稳定。

目前,国内主要采用钢筋混泥土独立基础、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、预应力水泥管桩基础等。钢筋混泥土基础主要运用在地址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,如“农光互补”、“畜光互补”、等。钢筋混泥土现浇型基础主要优势是施工难度较小,基础平面定位及基础顶层标高容易控制和抗倾覆、抗滑移性较好,整体效果好,电站建成后总体视觉感官好,更能保证最佳倾角的精确度。缺点是施工工期长,对地面的破坏较大,土方开挖、回填、模板配置、轧钢筋等工程量大;预应力水泥管桩基础主要运用在地质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,如“渔光互补”、沿海滩涂等。预应力水泥管桩基础主要特点是预制型成品,施工速度快,对地面的破坏较少,工程量相对较小。缺点是对打桩操作人员技术、经验要求高、施工难度相对较大。

基础平面定位及基础顶层标高不易控制,吊装卸货后增加了二次倒运工作,加大了后期支架安装施工调整的工作量和难度,在卵砾石地层,入桩困难,容易偏心或断桩,不宜采用。两种方案有明显的互换性优缺点,应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综合判定。

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判断地下水对钢筋混泥土结构的腐蚀程度。对弱腐蚀地区,地下水位以下采用表面涂刷防腐蚀涂层等措施;对高腐蚀地区,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、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、掺入钢筋阻锈剂、掺入矿物掺合料,表面涂刷防腐蚀涂层等措施。

(2)支架系统的选择

目前,国内光伏电站主要采用最佳倾角固定式、水平单轴跟踪式、斜单轴跟踪式及双轴跟踪式等支架系统。固定式安装支架成本相对较低,制造工艺简单、生产周期短,安装难度小,且支架系统基本免维护。固定式支架系统占地面积相对较小,且支架系统基本免维护。固定式支架系统占地面积相对较小;自动跟踪式成本较高,制造工艺较高,跟踪电机易损坏,运行不稳定,特别是湿度较大的场所维护、维修量较大。为避免遮挡,跟踪式支架系统阵列之间前后左右的间距较大,约提高了50%的占地面积,加大了投资成本,但发电量较最佳倾角固定式相比有较大的提高,理论计算在20%~30%左右。目前,某地已投入运行的跟踪式支架系统逻辑运行更简单,更可靠,是值得借鉴的。因此,应从地形条件、占地面积、运行可靠性、设备价格、建成后维护费用、故障率以及发电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。对“渔光互补”、沿海滩涂等湿度较大的地方不建议采用自动跟踪式系统,因为自动跟踪式系统支架基础主要为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,在鱼塘、藕塘、滩涂上不易施工,而且湿度大,电机容易受潮烧毁,且维修不方便。

待续。。。